English

地方性大学必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1998-11-2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丁炳昌 樊云芳 我有话说
大学校长访谈

地方性大学必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访海南大学校长许祥源

本报记者丁炳昌樊云芳

许祥源,男,1946年9月生,广东普宁人。海南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共振电离谱学顾问、国际电子原子碰撞物理委员会委员。1970年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曾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二等奖等。

从百年老校清华调到一个建校才13年、各项指标的排名都相对落后得多的大学,差距感势必是很强烈的。我们的校长访谈就从这里谈起。

许祥源校长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是培养“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的,中国需要它们;但中国也需要海南大学,因为海南需要它——就好象北京有了王府井百货大楼,还需要王麻子剪刀铺一样。各有各的存在理由和生存空间。

海南大学要生存,要求得发展空间,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只要有特色,也能登大雅之堂。那么,海南大学准备办出什么样的特色呢?许祥源是这样介绍的:

首先是找准定位。海南大学的定位是地方性大学。既然是地方性大学,就必须真正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成为海南省“培养人才的摇篮,政府决策的智囊,科学研究的基地”——这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大学提出的要求,也是海南大学追求的特色。

具体地说,我们是从下面三个方面加以探索的:

第一、重点学科的设置要适应海南经济发展的需求。海南省已确定了“一省两地”(即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的发展战略方针,为适应这个发展框架,1997年在全校经过反复论证,确立了8个重点学科,其中自然科学学科4个:化学工程、水产养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这是针对海南省拥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大省,海洋化工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专业既是海南经济发展之急需,又是目前海南所有院校中独一无二的学科。水产养殖专业同样如此,是海南的“独生子”宝贝。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既是21世纪两大最重要的带头学科,学科的设立又具有海南特色:前者针对海南省在21世纪要建设成信息智能岛的目标,后者是因为海南大学的生物技术研究所目前正承担着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国家95重点攻关项目:从红树林(一种生长于海水的植物)分子中提取出耐盐的基因转移到茄子等植物中,现已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在保证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为当地培养、培训各种急需的人才。

海南大学集中了海南省最高水平的、丰富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发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既可为海南省成人教育的需求提供各种途径、各个层次的全方位的服务,又可增加学校的收入,增强办学实力。海南大学成人教育规模4—5年内计划扩大到6000人。

第三、大力开展科技开发,创办科技产业。

1998年4月,海南省信息办提出“依托海南大学,发展海南省信息产业”的建议。海大立即呼应,提出了在原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上创办“两院一园”的构想:即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研究院,海南省信息科技产业园。

由于此构想符合海南省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性考虑,很快得到认同。9月常务副省长王厚宏来海南大学开现场办公会,11月,汪啸风省长视察海南大学,省政府作出决定,向海大投资2000万元,以启动产业园。这是海南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这种机会也只有在海南才能遇上,一定要抓住,尽管路很艰难,但箭在弦上,非发不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